第一百六十七章 组织(上)(1 / 2)

德国纳粹党本身就具有秘密社团的色彩,他们内部的很多活动搞得就像某种宗教仪式,希特勒一直都相信神秘力量的存在,同时他也是个阴谋论者,对其他带有宗教色彩的秘密结社非常敏感。

共济会被纳粹定位为政治组织,这倒也不是什么欲加之罪,德国共济会确实渗透进了魏玛政府,插手了不少当时的社会政治活动。

希特勒的纳粹党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德国共济会分裂成了两派,于是当纳粹掌权之后,反对纳粹党一系的共济会成员遭到了清洗,而这批人中间大部分都具有犹太血统。纳粹党通过支持纳粹理念的组织成员,得到了德国共济会大部分成员的名单,来不及逃离国境的共济会成员被保安总局逮捕,随即被送进了德国境内的各大集中营,胸前缝上了政治犯的红色三角标签。

德国共济会在纳粹手中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只有少数人幸运的熬到了战争结束,这些人没被杀掉的唯一原因,就是他们身上具有的日耳曼血统。而那些被捕的犹太成员下场就凄惨多了,他们连政治犯的标签都得不到,只能在胸口缝上代表本民族血统的黄色六角星,战争结束时这些人几乎十不存一。

德国是共济会的发源地之一,传闻腓特烈大帝在他还是普鲁士王储时,曾经担任过德国共济会的会长,甚至还获得了最高级别的大师职位。很长一段时间里,德国的共济会一直都保存着宗教结社的本色,虽然也插手政治事务,但主要精力还是放在经济和文化领域的交流上,因为过于追求神秘性,对德国社会的影响力并不强。

在历史上德国教会和城邦反对罗马教廷思想禁锢和宗教压迫的活动中,德国共济会起到了沟通和组织平民的作用,但是到了二十世纪,这个组织早就脱离了底层的社会民众。

所以说这并不是后世传闻中那个呼风唤雨操控世界的神秘团体,说白了其实就是个类似于高级俱乐部和产业工会的社团组织,体系和结构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严密,否则怎么会那么容易就被纳粹党一网打尽。历史上欧洲的共济会组织屡遭取缔,每一次都是高层被整窝端走,生存能力还不如那些地下邪教组织。

共济会的建立本身是为了对抗罗马教廷,原本目的是在宗教压迫的环境下,保存前人留下的知识,并且发掘新的知识和文化,争取思想上的解放与自由,成员大都是新教教徒或者基督教改良派,也就是当时罗马教徒所谓的异端。

这个组织曾经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革命性,在欧洲启蒙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时欧洲的很多思想先驱和著名的科学家都曾经是共济会成员,而共济会里的贵族成员可以为这些人提供保护,避免他们遭到天主教会的迫害。

希特勒非常敌视共济会,因为一个非纳粹控制的组织,必定会对他建立的国家新秩序造成破坏,比如说纳粹建立的各种商业、工业、农业自治会,其中掺杂着大量的共济会成员,纳粹党绝不会允许一个具有跨领域性质的团体,游离在他们的政治和经济体系之外。更别提这个组织非但不受到政府控制,同时还与海外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高层具有反纳粹倾向,内部成员中还存在着大量犹太人。

这样的一个组织,当然会被纳粹党视为反动和腐朽的,就算一部分成员不倒向纳粹,希特勒也不会容忍它继续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存在。

德国共济会在几周内被纳粹政府撕成了碎片,在德国境内发生的事情,引起了英国和法国共济会的警觉,当他们想起要为德国分会的兄弟做些什么时,纳粹德国的坦克已经碾过了波兰边境。

德国共济会的迅速灭亡,留下了大量的政治和经济遗产,其中大部分有型资产被纳粹党羽所瓜分,但是那些无形的遗产依旧保留了下来,那就是共济会建立的商贸网络和市场,以及成员保存的各种经济、政治和文化档案。

于是美国的光明会准备乘虚而入,想要接手德国共济会留下的地盘,搜刮这些还未被纳粹发现价值的重要遗产。库恩博格就是抱着这种目的,回到了阔别将近二十年的故乡,他很快就和当地的光明会成员接上了头,并且借助对方的关系获得了新的合法身份。

但是随即他就发觉,德国光明会似乎和美国光明会持有完全不同的打算,他们并不想去触碰那些共济会的遗产,因为这种行为需要冒很大的风险,而得到的利益也并不如美国分会想象中的那么大。